游客发表
当实施煤电联动时,如果单纯考虑到控制消费价格指数等原因而限定输配电价或者销售电价,这可能会导致电网的亏损。
原煤年产量由2.6亿吨增加到近10亿吨。煤炭产量和销量均列全国第一的内蒙古自治区近日宣布,通过实施矿产资源整合,目前已整合关闭了近900处煤矿、近2000处非煤矿山。
现在,内蒙古各煤矿的平均单井产能,已经由不足14万吨提高到了目前的140万吨;30万吨以下的矿井已经全都退出市场;自治区内的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1378个减少到目前的598个,回采率提高到60%以上,机械化生产水平也由35%提升到90%以上原煤年产量由2.6亿吨增加到近10亿吨。煤炭产量和销量均列全国第一的内蒙古自治区近日宣布,通过实施矿产资源整合,目前已整合关闭了近900处煤矿、近2000处非煤矿山。现在,内蒙古各煤矿的平均单井产能,已经由不足14万吨提高到了目前的140万吨;30万吨以下的矿井已经全都退出市场;自治区内的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1378个减少到目前的598个,回采率提高到60%以上,机械化生产水平也由35%提升到90%以上实际上,国家发改委7月份就与相关行业开始探讨电煤价格并轨改革,即重点合同电煤和市场煤价格并轨的模式。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名义上由煤电双方协商确定,但发改委在十年间四次对价格直接进行指导,如去年国家发改委就提出两条指导意见:2012年年度重点合同煤价格最高可上调5%。上述表述更多流于形式。但取消双轨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必须从机制、体制上加以解决。
据中煤能源管理层人士介绍,公司近年来加强与中石化、大唐、中电投等央企的合资合作,通过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向煤化工、电力产业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紧缺优质煤种的进口,适当控制高硫、低热值的煤种及褐煤进口,科学合理地利用国际煤炭资源。他表示,公司将加大销售,采取以量补价的策略实现利润。煤炭资源开发越来越向晋陕蒙宁等西部地区集中,煤炭调出区与主要消费区的距离增加。
(3)等待下一个黄金十年任何商业活动都是有周期性的,金融如此,煤炭也是如此,所谓黄金十年的说法只是经济人士对于煤炭行业上升期的一个说法。我国小型煤矿数量多,生产集中度低。
那么如何看待煤炭市场逆转?在多变的市场面前,煤炭行业的发展有何障碍?煤企的路又在何方?站在煤炭工业十二五及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我们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煤炭资源保障程度低,资源供应面临潜在风险。(1)控制煤炭进口近年来煤炭进口数量增长较快,今年上半年煤炭进口量达到1.4亿吨,对国内煤炭市场尤其是东南沿海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对市场价格、市场份额以及市场分布都有影响。认识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性,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原来一些煤炭调出省逐渐转为煤炭调入省,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保障的难度加大
早在200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印发了《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正式建立了煤电联动机制。在2008年,国家曾两次调整上网电价,却很快被煤价的进一步上涨吞没,有关部门不得不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以控制电煤价格快速上涨势头。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各执行了一次煤电联动,间隔时间为13个月。至于煤电联动可能导致的煤价轮番上涨问题,有关专家表示,可借鉴石油行业,征收特别收益金(即暴利税),抑制涨价冲动。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表示,在目前情况下,煤电联动是最好的选择。关键在于煤电联动。
联动控制煤价在10%的变动范围内,一旦超过将由政府部门出面干预。与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控制煤价变动幅度5%相比,新方案有所扩大。
煤电联动是最现实的选择 在我国,煤电联动并非新事物,已经形成基础、经验。华电集团政策与法律事务部主任陈宗法表示,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电煤价格并轨的负面影响恐怕大于正面影响,目前关键是要解决好煤电价格联动问题。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均表示认同,关键是进一步完善机制,并确保执行到位。这种机制作为过渡措施曾被一致看好,但也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是执行不到位,时间滞后且调整幅度不到位。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与控制幅度相比,煤电价格严格执行到位更为重要。尽管煤电联动存在问题,且从长远看并非最好选择,但在有关部门研究推进电煤价格并轨时,行业内外普遍将目光聚集于煤电联动。
有关专家认为,成品油价格调整或可成为榜样。完善机制及时百分百联动 据透露,国家有关部门酝酿的电煤价格并轨方案中,保留了煤电联动制度。
林伯强认为,煤电联动不能只调上网电价,而是上网电价、销售电价同时考虑。其核心内容是,电价联动原则上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则将相应调整电价。
目前,我国煤炭价格指数只有两个,即环渤海动力煤指数和中国动力煤价格指数,并不能反映国内实际到厂电煤的价格情况。其中,电力企业自行消化30%的上涨成本。
但2008年以来,煤价持续快速高涨,而煤电联动没有执行到位,导致电力企业成本压力巨大,火电严重亏损,负债率也很高。陈宗法说:我国目前应该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客观反映国内实际煤炭价格的权威指数作为煤电联动调整依据。至今,已实行近20次,其中今年已达7次,基本实现该动即动。中电联呼吁,要加快形成客观反映国内实际的到厂煤炭价格指数,完善和及时实施百分之百的煤炭价格、发电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同时联动的煤电联动政策。
2008年8月,国家上调上网电价2分/千瓦时,未同期调整销售电价,结果导致电网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其中,国家电网2009年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
而2007年前9个月,全国电煤价格同比增长8.9%,满足煤电联动条件,但考虑CPI问题,职能部门并未相应调整电价。当实施煤电联动时,如果单纯考虑到控制消费价格指数等原因而限定输配电价或者销售电价,这可能会导致电网的亏损。
从2002年电力改革开始一直到2008年,我国煤价不是很高且涨幅较小,发电企业还有一定的边际利润,能承受一部分煤炭价格上涨成本。煤电联动可能导致的煤价轮番上涨问题也很令人担忧。
陈宗法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不管幅度是5%还是10%,联动不能随意,一定要按照幅度要求严格执行,如果仍旧该动未动,那么联动还是空谈。2009年5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 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此后,虽多次满足联动条件,但始终未开启煤电联动
应进一步加大能源企业整合的力度,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基础上的一体化。由于当时一体化发展大多没有形成经济规模,经济效益普遍较差,国家每年投入30亿元煤炭多经发展资金形成的企业绝大多数以倒闭或转产告终。
神华集团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受到国内外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成功,给其他企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使得其他行业企业积极尝试一体化发展,推动了煤电、煤运、煤化工等一体化经营的发展。因此,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会充分发挥作用,自动调节企业一体化的范围和程度,从而在企业获利的情况下,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同时,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运输资源的限制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瓶颈。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